特朗普週一在加拿大的G7峯會中憤然離場,放棄了最後的會議,並將空軍一號送回華盛頓,沒有向媒體解釋任何事情。

不過這種真空並沒有持續太久——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迅速介入,表示特朗普離開是因爲他正在努力促成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停火。這個計劃在一小時內就破裂了。

特朗普直接在Truth Social上抨擊馬克龍“理解錯誤”,稱他“尋求公衆關注”,並堅持認爲他離開的原因“與停火無關”。

“他不知道我現在爲什麼要去華盛頓,但這肯定與停火無關,”特朗普發佈道。“這比那個大得多。”他接着說:“無論是故意還是無意,埃馬紐埃爾總是理解錯誤。敬請關注!”

美國總統完全否認與中東外交有任何聯繫,儘管白宮新聞祕書卡羅琳·利維特剛剛告訴記者特朗普因“中東的局勢”縮短了峯會。

這種矛盾讓其他G7國家紛紛忙於弄清楚特朗普到底在做什麼。

特朗普對德黑蘭發出警告,而G7對以色列的立場則有所軟化

當G7領導人試圖在伊朗-以色列衝突上制定統一立場時,特朗普已經轉身離開。離開後,他在Truth Social上再次發帖,告訴伊朗平民“立即撤離德黑蘭”,然後補充道:“伊朗應該簽署我告訴他們簽署的協議。”

他沒有解釋他所指的是什麼協議或是否有任何談判在進行。

與此同時,正式的G7聯合聲明看起來像是一場外交躲避球比賽。它呼籲中東降級,提到了“伊朗危機”,並提及加沙的停火,但沒有對任何一方施加太大的壓力。

以色列自我防衛的權利保留在最終草案中,而對雙方的任何剋制建議——最初包括在內——在美國的反對後被悄悄刪除。

到週二,以色列軍方宣佈已擊斃阿里·沙德馬尼,他們稱其爲伊朗的戰時參謀長和最高軍事領袖。這一行動被視爲以色列降級議程上沒有任何內容的明確跡象。這一現實讓G7含糊的呼籲冷靜顯得更加無力。

中國並不是G7的一部分,但密切關注,批評以色列的軍事反應。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中國已經聯繫了德黑蘭和耶路撒冷的領導人,並“準備在降低緊張局勢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

當G7忙於應對時,中國則試圖將自己定位爲房間裏的成年人。

貿易、關稅和俄羅斯引發更多衝突

特朗普不僅爆炸了中東的敘述。他還劫持了峯會的主要經濟議程。他利用此次事件與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達成了一項貿易協議,使英國成爲在特朗普新條款下與美國簽署協議的第一個G7國家。該公告在特朗普離開前的週一發佈,雙方稱其爲達成協議。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帶着簽署協議離開。日本首相石破茂告訴媒體,他們還無法最終達成協議,但承諾將繼續談判。

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已經對所有G7國家徵收了關稅,後來暫停了大部分關稅90天,以便進行談判。這些關稅籠罩着每一次雙邊會議。

今年的峯會擴大了受邀者,邀請了來自印度、巴西、韓國、墨西哥、烏克蘭、澳大利亞和歐盟的領導人。但是與這些國家的側面談判並沒有改變特朗普始終將焦點拉回到自己身上的事實。

接着是俄羅斯的戲劇。週一,特朗普在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旁邊表示,2014年將俄羅斯踢出當時的G8是一個“重大錯誤”。他告訴記者:“我相信如果俄羅斯沒有被趕出去,他們就不會在2022年入侵烏克蘭。”

這種平淡的評論在盟國首都引發了警報,尤其是那些一直呼籲特朗普對莫斯科施加更嚴厲制裁的人。他也無視了這些呼聲。

您的加密新聞值得關注 - 關鍵差異線將您帶到250多個頂級網站